汽车排放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,尤其是在大众“排放门”事件之后,人们对汽车企业的环保诚信有了更高的要求。然而,就在本月25日,长城汽车突然向政府机构举报比亚迪旗下两款混动车型秦PLUS DM-i和宋PLUS DM-i使用了低标准的常压油箱,导致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超标,这一消息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。
当天下午,比亚迪也迅速做出了激烈的回应,反驳长城汽车的检测报告不完整,并表示自己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。这场举报事件到底是真是假?双方各自拿出了什么技术依据?这又反映了当前汽车行业的什么竞争态势?本文将从技术角度来解析这场风波,揭示其中的真相。
(资料图)
长城凭什么举报比亚迪?
想要了解长城为什么举报比亚迪,自然就要认真看长城方的声明:比亚迪的两款混动车型秦PLUS DM-i和宋PLUS DM-i采用了常压油箱而不是高压油箱,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。
那么,高压油箱和常压油箱有什么区别呢?
常压油箱
高压油箱
简单来说,高压油箱和低压油箱的区别就在于它们能承受的燃油蒸汽压力不同。高压油箱可以承受30kpa以上的压力,而常压油箱只能承受4kpa-10kpa的压力。为什么要区分高压油箱和低压油箱呢?这是因为汽油是一种容易挥发的液体,当温度升高或者油箱内部空气流动时,汽油就会产生蒸汽,这些蒸汽如果不处理,就会从油箱中逸出,造成燃油损失和环境污染。
一般来说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汽车上通常会安装一个碳罐,用来吸附燃油蒸汽。当发动机工作时,碳罐中的燃油蒸汽会被吸入进气歧管,重新参与燃烧,减少浪费和排放。但是,碳罐的吸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,当碳罐饱和后,自然就无法继续吸附燃油蒸汽了。这时候,如果油箱内部的压力过高,就会导致燃油蒸汽从碳罐的大气口溢出,或者更严重的情况下,将造成油箱爆裂。
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,高压油箱应运而生,其设计就是让油箱能够承受更高的蒸汽压力,从而减少燃油蒸汽的逸出。同时,在高压油箱和碳罐之间还有一个阀门,可以根据油箱内部的压力情况来控制燃油蒸汽的流动。当压力过高时,阀门会打开,让一部分燃油蒸汽进入碳罐,从而降低油箱的压力。
很明显,高压油箱的优点是它可以有效减少燃油蒸发损失和环境污染,缺点是成本高、结构复杂;而常压油箱的优点自然是成本低、结构简单,缺点是不能承受高压,容易造成燃油蒸汽的逸出。有相关数据表高压油箱与低压油箱成本可能会相差500-1000元,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,毕竟一台豪华车的电吸门成本价也才500元左右。
因此,长城举报比亚迪的依据逐渐清晰起来。长城认为,在某些特定情况下,常压油箱可能会导致整车的蒸发污染物排放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,这些特定情况主要涉及混合动力车型,即同时配备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车型,它们可能长时间运行在纯电模式,而不启动发动机。
在纯电模式下,PHEV车型只利用电动机来驱动,无需启动发动机。这种做法能够节省燃油,降低排放,提高效率。然而,这也意味着发动机长时间处于非运行状态,不能燃烧吸入到碳罐中的燃油蒸汽,从而无法清空碳罐的吸附能力,为下一次吸附燃油蒸汽做好准备。同时在这种情况下,由于发动机长时间停止工作,常压油箱内部的压力可能会过高,导致燃油蒸汽泄漏,进而产生污染。而高压油箱则能够承载更多的燃油蒸汽,避免蒸汽溢出,减少污染。
所以长城认为,比亚迪的两款混动车型秦PLUS DM-i和宋PLUS DM-i就是使用了低压油箱,而且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燃油蒸汽的溢出,因此存在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嫌疑。
比亚迪为什么说自己没违规?
对于长城的举报,比亚迪也做出了激烈回应,在其声明中表示,比亚迪表示反对任何不正当竞争行为,并强调自己的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,并没有违规排放。那比亚迪讲自己并没有违规排放的依据是什么呢?主要有以下两点:
第一,PHEV(插电式混动)车型具体使用常压油箱还是高压油箱,在国家法规中并没有强制要求。目前,国家对于混动车型的蒸发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按照GB 18352.6-2016《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(中国第六阶段)》来执行的。这个标准并没有规定混动车型必须使用高压油箱或是其他,只要能保证整车的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超过规定的限值,就可以使用低压油箱。
第二,比亚迪有特定的技术来处理常压油箱的排放问题。比亚迪称,DM-i超级混动是基于电动车平台设计的双电机串并联架构,实现了发动机和车轮的解耦(脱开连接),在EV模式下发动机可以灵活启动,燃油蒸汽可以进行自由脱附(抽走碳罐内油气)。
该技术实现了PHEV在碳罐饱和前,即使车辆在EV模式下长时间使用,也会自动启动发动机,4分钟左右即可解决问题,既不增加油耗,也不增加噪音,还能完成燃油蒸汽脱附、车辆发电和发动机养护,既合情合理,又合规合法。
简单来说,就是每隔一段时间,比亚迪PHEV车型的发动机会自己启动一下,将蓄积的燃油蒸汽进行清除,从而避免因为蓄积压力过大而导致燃油蒸汽溢出的问题。这也是不少消费者所反映的,他们的比亚迪混动车型会突然启动发动机的主要原因,这一点,比亚迪在其说明书中也有提及。
长城的“小心思”
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,长城举报比亚迪存在合理之处,不过,这也许是由于没有仔细阅读说明书而导致的误解。在网络上,有人将长城的举报定性为破坏国产汽车前景,这样的“道德绑架”笔者并不认同。首先,比亚迪和长城都是自主品牌,它们的主要竞争对手,其实是合资品牌,而长城也没有任何理由帮助合资品牌打压比亚迪;
其次,国产汽车的发展需要监督,也必须监督。长城有义务也有权利提出举报,如果比亚迪真的在排放方面存在问题,那么损害的不仅是自然环境,更是整个国产车在世界上的形象。尤其是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的背景下,排放问题可能会对我们的汽车出口产生重大影响,这正是合资品牌所乐于见到的情况。
不过,长城在25日发布的目的也并不单纯,也有自己的“小九九”,仔细看长城的声明,我们能发现举报的时间并不是5月25日,而是4月11日,那为什么过了一个多月,还是在官方没有盖棺定论的时候公之于众呢?因为5月25日当天,正值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上市,在这个时间公布消息,这显然有引导舆论之嫌,多少有些不讲武德,有失风度,而比亚迪斥其“不正当竞争”的原因,很重要一部分便是因为这个。
讲实话,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,甚至可以说是百花齐放,不断有更多更新更好的想法在中国市场的碰撞中产生。与此同时,中国车企的目标始终是走出国门,走向世界,这必然需要各方相互促进,相互监督,而不是包庇与纵容,这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,百害而无一利。
而长城和比亚迪作为中国汽车的两大品牌,自然会有所竞争,这再正常不过,当然两者除了竞争,两者也有着不少的合作,比如在这次事件中老被拿出来说的“魏”商标,这是比亚迪免费赠予长城的,而长城同样也是投桃报李,将“护卫舰”的商标转赠予比亚迪,称得上一段“车圈佳话”。
时至今日,尽管官方还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,但比亚迪已经对此做出最新回应:比亚迪将公布自己的发动机自启和清除燃油蒸汽的技术专利,以供各大厂商学习,这也间接证明了中国车企在新阶段的技术上并不逊于合资汽车,能够通过技术解决成本问题。
写在最后
总的来说,长城举报比亚迪的事件提醒我们,在汽车行业的竞争中,产品质量和环保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。尽管这场举报可能带有商业竞争的色彩,但它也揭示了汽车行业需要更严格的监管和自我约束。
对于长城和比亚迪这两大国内品牌,更应该以此为契机,互相监督,互相学习,共同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标准,以在全球汽车市场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。在这之中,比亚迪决定共享其技术,也是向全球汽车行业发出的友好信号,那就是:中国汽车制造商不仅仅是追求利润,更能为汽车科技的发展和环保事业贡献出属于中国的巨大力量。
原文标题 : 为什么指责长城?它牺牲小我换来比亚迪技术共享,不很高尚?